• <th id="8tw0l"><pre id="8tw0l"></pre></th><li id="8tw0l"><acronym id="8tw0l"></acronym></li>
  •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部門動態

    市委組織部幫扶玉地里社區交出脫貧致富精彩答卷

    2021-12-29 15:05 保山日報 王丹妮

    貧困村變了 百姓日子甜了

    ——市委組織部幫扶玉地里社區交出脫貧致富精彩答卷   

    玉地里社區位于昌寧縣柯街鎮東部,屬山區農村社區,有13個村民小組389戶1568人。2015年,玉地里仍為柯街鎮12個社區中最貧困的社區——僅一條鎮村公路,雨季滑坡、泥石流頻發;三分之二的農戶沒有參加危房改造;產業散、雜且得不到提升,許多年輕人紛紛選擇外出務工,只有婦女、孩子和老人常年守候在村里。“發展什么產業?”“如何推進產業發展?”“怎樣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影響力、戰斗力?”面對阻礙發展的這些問題,定點掛包幫扶單位保山市委組織部綜合施策發力,以產業發展推動的方式一一破解,交出了脫貧致富的精彩答卷。

    發展什么產業?

    肉牛養殖 

    玉地里早年曾大規模種植油桃、核桃,一度暢銷大理、臨滄等周邊地州。近年來,受制于市場、氣候、管理等因素,油桃、核桃品質受到影響,市場競爭力不強,群眾收入達不到預期。

    2015年,中共中央作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同年,玉地里成為保山市委組織部的掛鉤幫扶村。為了改變現狀,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市委組織部積極協調資金推進危房改造;修建村民活動室;完善基礎設施,硬化玉地里“三環路”。通過技術培訓,抓好油桃的管理和品質提升,并著力于改變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為群眾增收致富尋找新路子。

    經過調研,市委組織部從肉牛養殖中獲得了啟示:農戶可在荒山斜坡上或油桃、核桃林中套種牧草飼養肉牛,牛糞可促進農田增效,改善生態平衡,實現一舉多得。于是,市委組織部便在玉地里扶持了2戶養牛大戶,探索肉牛發展新模式。

    扶真貧、真扶貧,為這個當年因愚昧落后被冠名“愚地里”的山村帶來了喜人變化。2017年底,玉地里順利實現脫貧摘帽。

    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幫扶。雖然實現了脫貧摘帽,但市委組織部的幫扶工作仍一如既往。

    2018年,油桃價格創新低,為了規避群眾返貧風險,當年年末,市委組織部內部開展了一場“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金點子”的競賽。“市場行情好,又有項目支持的肉牛養殖在眾多建議中脫穎而出,而且2015年扶持的那2戶肉牛養殖大戶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有一定的示范帶動作用。”市委組織部公務員二科科長、玉地里駐村工作隊隊長楊繼安說。

    最終,以金點子競賽為基礎,社區“兩委”與致富帶頭人反復討論后,確定了以肉牛養殖業作為玉地里社區群眾持續增收的新路子。

    項目如何運營?

    合作社運行模式

    依托市委組織部支持,社區“兩委”和意向農戶分3批到鎮安、太平、清水、楊柳等鄉鎮學習肉牛養殖方面的知識。

    立足社區實際情況,結合學習成果,“合作社+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應運而生。“我們成立了昌寧縣玉強養殖專業合作社,依托本土企業江弘肉牛養殖有限公司并聘請公司負責人李瑞國為技術指導,為合作社‘牛農’統一提供種牛、收購等服務,打消農戶的后顧之憂。”玉地里社區黨總支書記馬軍介紹。

    雖然做了充足的準備,可項目進入實施后仍遇到了一些難題。

    “第一批項目資金流入合作社,覆蓋10戶農戶的20頭能繁母牛項目正式啟動,報名人卻寥寥無幾。”馬軍回憶,想到大家有顧慮,積極性可能不高,但沒想到10戶都沒報滿。于是,鎮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以每戶直補肉牛價格10%的方式來推進項目落實。

    緊接著,育肥牛項目被提上日程,市委組織部到市農業農村局協調的10萬元圈舍項目資金也已就緒。與能繁母牛不同,育肥牛尤其需要青貯池來均衡供應生物飼料,參與牛圈和青貯池項目,便能獲得相應補貼,但報名的人同樣屈指可數。“當時可真是愁壞了我們!眼看快到項目截止日期了,我們只得不分晝夜地到各個村民小組召開群眾會議宣傳政策,但凡感覺有點意向的農戶,都會一一重點突破。”馬軍感嘆,“最多的一家,去了10多次才說服了他家。”最終還是欠了一戶,考慮把致富機會優先讓給農戶的馬軍頂了上去,項目才得以順利推進。

    在市委組織部的幫扶下,截至目前,玉地里社區共發展一批育肥牛養殖項目,兩批能繁母牛養殖項目。共有肉牛養殖戶153戶,牛存欄670頭,能繁母牛占420頭,預計將實現農戶增收600余萬元,村集體經濟入賬4萬元。“下一步,我們將會把項目重點放到能繁母牛上來,預計到2022年底,社區能繁母牛存欄將達到800頭。”楊繼安滿懷憧憬。

    怎樣推動產業發展?

    加大技術培訓

    養殖戶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著肉牛產業的發展和未來。

    自玉地里社區發展肉牛養殖產業以來,市委組織部便不定期地邀請畜牧養殖專家到玉地里開展實地培訓。更是輾轉聯系到云南省草地動物科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牛業協會會長黃必志,與其協調25套總價值1萬多元的肉牛養殖資料,免費發放給農戶。“之前在保山很難找到系統的肉牛養殖資料,這些資料真是給我們解決了大問題!”馬軍坦言。

    “我前幾天還去參加培訓了,現在對肉牛的產后護理是越來越有心得了。”肉牛養殖戶饒應忠望著即將生產的能繁母牛信心滿滿。對此,建檔立卡養殖戶劉建學有著同樣的感受,“產后護理、飼草種植、常見疾病的預防治療,什么都能學到。”2019年,劉建學加入肉牛養殖行列,最初抱著懷疑的心態只養了2頭能繁母牛,現在則發展到了6頭,還有2頭即將生產。“我還想把養殖規模再擴大些呢!”劉建學站在牛圈前興奮地說。

    有了強力技術支持的玉地里肉牛養殖產業愈走愈穩,在市委組織部幫扶的幾年時間內,隨處都能領略到玉地里農戶踏實苦干育肉牛的風氣,肉牛養殖的初級產業鏈也已在這里成型。 2020年,玉地里獲得了“保山市肉牛養殖示范村”的稱號。

    “通過肉牛養殖,社區的土地實現了利益最大化,不僅有效改善了生產關系,提高了生產力,還實現了公司發展、農民增收、產業壯大的局面。”楊繼安說,為保證玉地里產業的高抗風險能力,大力推進肉牛養殖的同時,市委組織部還繼續幫助玉地里鞏固原有的油桃、甜脆豌豆、生豬養殖等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障。

    而今走進玉地里,漫山遍野的牧草郁郁蔥蔥,干凈平坦的鄉間小路縱橫交錯,綠樹掩映的農家院落整潔怡人,農戶精氣神十足。曾經的貧困村變了,百姓的日子甜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精品高清无码

  • <th id="8tw0l"><pre id="8tw0l"></pre></th><li id="8tw0l"><acronym id="8tw0l"></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