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8tw0l"><pre id="8tw0l"></pre></th><li id="8tw0l"><acronym id="8tw0l"></acronym></li>
  •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記憶保山

    老保山的堆店

    2022-06-20 14:29 保山日報 段一平

    剛接觸到堆店這個詞的時候,我是僅把它當作倉庫來理解的。通過與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保山城內名噪一時的文光堆店店主萬學文之子、保山師范學校退休教師萬云翔先生交談 ,我才知道,堆店不僅設倉庫,還設有客房和馬圈。貨主把貨物馱到堆店存放起來,自己也在堆店住下,然后尋找買主,等待貨物出手。貨物總是要出手的,或分幾次批發,或一次躉倒。貨物出手了,貨主便結了吃住開銷、貨物存放等費用離開堆店。而買主,也總會在堆店買到自己需要的貨物。他會不時地到堆店來向掌柜打探是否有自己需要的貨物。若有,便按掌柜指給的客房,找到賣主,看貨,然后討價還價 。

    如此說來,過去的堆店職能就不僅僅是存放貨物了,還具有物資交易、聚散的性質。

    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保山城內堆店主要有慶豐恒、福順店 、中和店 、金昌和、天南商棧、福昌盛、慶昌店 、升復堆店 、慶豐亨、文光堆店(民國《保山縣志稿》)等。文光堆店位于正陽南路東廊,現在的隆陽區醫藥公司南側,店主萬學文原是板橋街一家雜貨鋪的掌柜,由于幾代人的勤儉操持,到萬學文這一代,有了到城里置買家產的能力。于是,萬學文攜妻帶子,在南門街買下了三進帶六個鋪子、外加臨街一道大門位置的一片房產。這是20世紀20年代初期的事,萬學文將買到的房屋修葺一新,然后開起了堆店 。

    據萬云翔老師回憶,三進房屋均是兩層樓房,布局是這樣的:由西向東排列,臨街的六個鋪面背后是一個天井 ,天井的東面是二進西廂的后山墻,北面是與鄰家的隔墻,南面是與通往二進、三進的通道相隔的圍墻 。自西向東,一進背后依次是二進三進。使用是這樣的:臨街的六個鋪面出租,二進,西廂主人家居??;北廂,樓上樓下均為客房;南廂、東廂均為倉庫,倉庫臨天井的一面是豎條等距離排列的一片片窄條的木板或手腕粗的木棒,一來通風,貨物不易霉變,二來貨主站在北廂自己住的房間里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貨物。三進為馬廄。

    貨物在倉庫里是這樣存放的:在一樓,距地面約四五十厘米,與地面平行,等距離固定一根根直徑十多厘米的圓木,圓木上面鋪長兩米余 、寬一米余的木板,貨物碼在木板上面,既通風,木板又便于移動,從而保證了貨物不霉變。在二樓,貨物的堆放則隨意的多。

    在管理上,有賬房先生,負責貨物的進出登記,收費等事項;還有幾名長工,白天負責搬運貨物,晚上則提著個馬燈在天井里巡邏。在剛進到二進天井的地方,有一桿很大的吊秤,用于稱貨物。有些貴重的貨物,存進時多少斤,出時多少斤,都必須過稱,但準許有一定數量的誤差;或有人來買貨物,都用這桿秤稱。但過秤必須付錢。那時,在堆店存放的貨物,有從印度過來的棉紗、棉花,從緬甸過來的砂仁、草果、 胡椒、棉花,從施甸、潞江壩過來的草煙,以及從大理昆明方向來的鹽 、百貨等等。貨主馱運到堆店來的貨物一般都不會太多,一來,他們對保山市場的需求量了如指掌,二來,他們在堆店不可能住太長的時間。

    到20世紀50年代,這些堆店就漸漸地消失了。文光堆店后來改為一個旅館,保山人把它叫做二旅社。我曾不止一次地到里面去過,那是一個鋪著青石板的四合院,東西南北四面均是涂了朱紅油漆的兩層瓦屋面樓房,在我朦朧的記憶中,院場的東北角和西南角,依稀還種著夜來香和火把花,臨街的鋪面也還在,那是一些木板壁、石灰墻、灰瓦的兩層樓房,至于作為馬廄的三進,我就沒有印象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国产精品高清无码

  • <th id="8tw0l"><pre id="8tw0l"></pre></th><li id="8tw0l"><acronym id="8tw0l"></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