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宣傳】保山這十年 | 縣域發展量質齊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保山市在推動區域聯動、項目攻堅突破、重大項目融資、招商引資增效、優化營商環境、財政稅收培植、化解政府債務、增加居民收入上8個破題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165.54億元,處于全省第9位。保山市下轄5縣(市、區)的國民生產總值均突破了百億元大關,隆陽區達到421.2億元。在云南省保山市近日召開“保山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縣(市、區)專場發布會上,5縣(市、區)主要領導介紹了各縣(市、區)這十年的發展變化與成就。
隆陽區委副書記、區長楊俊波介紹,十年來,隆陽區奮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2021年末,全區GDP達421.2億元,是十年前的2.7倍,十年年均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十年累計超2505.5億元,年均增長24.7%。隆陽區聚焦現代農業、硅基、光伏、生物質能、儲備林碳匯林、現代物流等產業,工業主導地位更加凸顯,全域旅游業異軍突起,開放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滇西中心城市打造取得新進展,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新突破,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推進,高質量發展闖出新路子。如今的隆陽,產業鏈條更加完備,集聚效應逐步凸顯,動能轉換量質齊升,產業發展正向中高端邁進。
施甸縣委書記周耀泉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施甸傳承紅色基因、踐行楊善洲精神,持之以恒轉變作風、提升效能,頂住壓力砥礪前行,迎難而上突破困局,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年來,施甸堅持抓產業、增動力,經濟發展更可持續,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平穩增長,2021年,實現生產總值100.2億元,是2012年的2.64倍,年均增長8.8%。堅持抓項目、補短板,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10億元,年均增長33.1%。堅持抓改革、促和諧,黨政機構、教育衛生、農業農村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施甸堅持抓黨建、提士氣,黨的建設更加有力,縱深推進作風革命效能建設,爭做楊善洲式的好黨員好干部氛圍日漸濃厚。
騰沖市委書記馬子興用“十個幸福”分享了十年來騰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騰沖市大抓經濟發展,大抓人居環境改善,大抓基礎設施建設,打好生態環境保衛戰,破解了一個個發展的密碼。馬子興說,十年逐夢,高質量發展結出幸福果;十年聚力,產業發展織出幸福網;十年融合,城鄉發展繪就幸福城;十年夯基,基礎建設聚亮幸福光;十年為功,生態環保打響幸福牌;十年破立,改革開放打開幸福門;十年同心,民族團結開出幸?;?;十年為民,民生保障駛入幸福道;十年從嚴,黨的建設唱響幸福音。十年來,騰沖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居環境得到改善,發展后勁增強,騰沖先后被列為云南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和特色產業發展縣、中國西部百強縣市。
龍陵縣委書記牛永東表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龍陵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中國石斛之鄉、綠色硅材全產業鏈基地、滇西邊境旅游目的地、興邊富民示范區建設初見成效,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重要節點。這十年,是龍陵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十年,龍陵依托現有產業基礎,持續在補鏈強鏈、調優結構上下功夫,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全縣生產總值突破百億元大關,2021年達139.05億元,是2012年的3倍,年均增長10.6%。今年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63.95億元、增長6.5%,增速全市第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3.1億元、增長21.1%,增速全市第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億元、增長11.8%,增速全市第一。
昌寧縣委書記楊斌斌介紹,十年來,昌寧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57.91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83.19億元,為2012年的3.16倍,年均增長10.34%。這十年,昌寧人民生活越來越好,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城鄉環境越來越美,生態底色越來越靚,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內生動力越來越足,社會越來越和諧,黨的領導越來越有力。昌寧始終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石,千方百計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十年來,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802億元。楊斌斌表示,在新的趕考路上,昌寧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建設“滇西最美田園城市、滇西高原特色農業示范區、綠色硅材精深加工示范區、輻射滇西南重要交通要道”,奮力譜寫千年茶鄉新篇章。(經濟日報記者 周斌 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鄭義 )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