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鎮為鄉村發展注入“源動力”
因地制宜謀發展,龍山城鎮日新月異。 楊 妮 攝
龍陵縣龍山鎮為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圍繞“一村一特色”“一村一示范”的發展思路,因村制宜、整合資源為鄉村發展注入“源動力”。
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法治化建設
楊梅山村把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與村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村黨總支、村委會探索出“黨建引領強基、民主法治固本”的新路子,用黨建引領強政風、民主監督立新風、法治建設樹家風、源頭治理轉民風的新“四風”不斷推進民主法治建設步伐,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的目標,農民的經濟收入逐年遞增,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036元、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235元、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131元,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達到了“零”的效果,先后榮獲“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基層黨建紅旗村”等榮譽,2022年榮獲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如今楊梅山村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居民幸福指數穩步提升。
村企共治,推進美麗宜居新農村
大坪子社區駐地企業較多,截至目前,轄區內共有規模企業18家,從業人員1356人。其中國有企業3家、民營企業15家,主要從事硅冶煉、木材加工、建筑工程、駕駛培訓、糧食加工、天然氣服務等行業。大坪子社區與轄區內企業成立了“村企共治”聯絡室,主動與企業溝通協調,通過聯席會議、區域化共治等制度,構建起社區“兩委”主導,村民小組、轄區企業、干部群眾(職工)共同參與的社會治理體系。目前18家駐地轄區企業均與社區簽訂了《村企共治協議書》,村企共治制度化初步形成。轄區企業率先垂范、積極參與精準結對幫村活動,實施項目9個,捐贈電視機1臺、音箱1組,共投入資金210余萬元支持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以點帶面、輻射拉動,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新局面。“村企共治”工作開展以來,社區與企業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構建起“社區服務企業、企業反哺社區”的良性循環,達到了村企共贏,切實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因地制宜,激活集體經濟發展
龍華社區是龍山鎮乃至龍陵縣唯一的純居民社區,與其他社區相比,龍華社區沒有山林、土地,也沒有工廠,這就意味著龍華社區沒有發展農業、工業的優勢。龍華社區為破解無集體經濟的難題,因地制宜建立了“紅色”物業公司。2021年龍華社區居委會直接注冊資本10萬元,成立“紅色”物業公司:龍陵縣華富家政服務有限公司優先招聘無職業的黨員、失地農民、刑滿釋放人員、退伍軍人、回鄉大學生、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回鄉人員,組織開展員工業務培訓,分派人員到企業事業單位開展勞務服務,服務人員由公司統一管理,按月發放工資,確保轄區內富余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有收入。目前公司收益達到9.3萬元,預計2022年集體經濟收益可實現15萬元。
下一步,龍山鎮將用好“一村一品”這個關鍵絕招,激發鄉村活力,形成特色產業鏈,推動更多特色產業轉化為老百姓實實在在的收入?! ?/p>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