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全面推行“五鏈”模式——黨建鏈賦能 咖啡產業鏈
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咖農在采摘咖啡鮮果 供圖
潞江壩咖啡鮮果晾曬 供圖
聚焦
近年來,保山市充分依托小??Х仍a地優勢,以打造國內一流、世界公認的精品小??Х犬a業示范區為目標,全面推行支部建在鏈上、黨員聚在鏈上、人才育在鏈上、群眾富在鏈上、品牌樹在鏈上的“五鏈”模式,以黨建鏈推動咖啡產業鏈提質增效、轉型升級。
保山市按照全鏈條重塑咖啡產業的發展定位,積極探索“村黨支部+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由黨總支牽頭先后引進新寨、云黎等10余家咖啡企業,組建咖啡企業聯合黨支部,建立企業與咖農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村黨總支牽頭抓總、聯合黨支部統一管理、企業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全市大力實施“雙培雙帶”活動,以先種植、先發展的黨員農戶作示范、教技術、推模式,帶動更多農戶積極投身咖啡產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超過90名村黨總支書記、200名第一書記、100支駐村工作隊、2500名黨員參與助力小??Х犬a業發展。其中,隆陽區新寨村由村干部和8名黨員帶頭種植示范田160畝,推廣標準化種植示范園600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
為讓更多人才在咖啡產業鏈上集聚,保山市建成國家咖啡檢測重點實驗室、全國首個咖啡專家工作站(龍宇宙)、咖啡全產業鏈的關鍵技術研發與示范省級專家工作站等專家工作站,成立咖啡研究中心、產業轉化中心等科研平臺,并在保山中等學校設立比頓咖啡學院、在希音咖啡開設職業培訓學院。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國際精品咖啡Q證品鑒師、沖煮師、烘焙師、咖啡師等專業技術人才100余人,咖啡科研人員100余人,咖啡從業人員10萬人,已逐步建立起集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產業培育、人才培養、智庫咨詢等于一體的咖啡科技支撐體系。
壯大市場主體方面,在保山工貿園區規劃建設180畝精品咖啡產業園,進駐企業11家,咖啡文化園進駐企業8家,解決就業1000余人,帶動就業1萬余人。構建覆蓋生豆、烘焙豆、掛耳、速溶粉、冷萃凍干粉等全鏈條咖啡生產加工體系,注冊成立咖啡專業合作社88個、咖啡家庭農場6戶,帶動咖農5萬余人,人均收入4000元,戶均收入1.57萬元。積極探索農產品產銷對接新模式,借助電商、直播帶貨、網紅打卡等新業態,成立咖啡電商企業31家,提供就業崗位2200余個。創新推出認養咖啡樹業務,實現咖農、認養家庭和村集體“三受益”,2021年以來累計認養咖啡樹2000多棵,農戶直接收入達112萬元。
圍繞保山小??Х冗@一區域公共品牌,保山市還多次組織開展咖啡文化交流會、咖啡沖煮大賽、民俗文化表演、保山農特產品展示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擦亮“保山小??Х?rdquo;品牌。目前,保山咖啡主要品牌有“中咖”“景蘭”“比頓”等26個,其中“云潞”“新寨”“十岸”“中咖”4個品牌榮獲云南省著名商標,比頓咖啡、新寨焙炒咖啡、云潞咖啡等被評為云南名牌農產品,隆陽區潞江鎮新寨村榮獲“中國咖啡第一村”美譽。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